2072
浏览导游带团到凤凰,我们导游一定要讲凤凰是美丽的,因为客人对凤凰满怀希望而来,让客人感受到凤凰的美,觉得自己的选择是对的,这样我们推销银器、姜糖、血粑鸭、猕猴桃果脯、苗寨,才能有更好的效果。
凤凰是美丽的,它美在哪里,是如何的美?凤凰古城是一个具有三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这座美丽的小城坐落在湖南西部,临近南华山国家森林公园,群山环抱,风景秀丽,空气清新怡人。走进古城,街道两边木楼林立古香古色,店铺一家挨着一家,街道上的苗族阿哥、阿妹、阿公、阿婆穿着漂亮的民族服装,处处流露着美丽。凤凰有一条美丽的河流——沱江,清澈的河水缓缓流淌,站在河的两岸,都是古香古色的吊脚楼,由一根一根木头撑出水面,岸边洋溢着小孩戏水的笑声,少女的棒槌捶打衣服的声音,谱出这天然的交响曲,仿佛我们又回到了童年。
就连新西兰作家路易·艾黎来到凤凰也被这里的美丽深深吸引而流连忘返,称凤凰是中国最美丽的古城之一。凤凰是美丽的,凤凰最美的地方是沱江两岸古香古色的吊脚楼,还有民族特色的商业街——古香古色的铺面、琳琅满目的民族特色商品,它就是东正街,也称“明清一条街”,独特的人文气息,浓厚的民族风情,而九景大部分都是故居。
那么凤凰处于什么样的一个地位呢?凤凰地处重庆、贵州、广西、湖北、湖南五省交通咽喉处,自古以来就是兵家的必争之地和商家云集的繁荣之地。凤凰地处湖南省西部边缘,全县总面积1700多平方公里,人口36万,其中少数民族28万,占人口总数的百分之八十以上,自古以来一直是苗族和土家族的集聚地。,从春秋战国时期,就被称为“五溪蛮夷之地”,这里当时属楚国疆域。秦国统一天下后,把全国分为36郡,此地属“黔中郡”。此后,该地历经汉、晋、隋直到唐朝武则天垂拱三年凤凰建渭阳县,县址设在黄丝桥。在元朝蒙古人统治中国时期,蒙古人把县城从黄丝桥迁到现在的凤凰县城,并在这里设五寨司,从此凤凰进入“土流并治”时期。那么什么是“土流并治”?元明清以来,随着土司制度在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推行,由政府派遣的流官和当地的土官同时并存的同一个区域,共同管理本地的政权。明隆庆三年,因为凤凰县城旁边有座山形似凤凰,所以朝廷就把驻扎在这里的军队称为凤凰营。到了清顺治三年,清朝为了镇压苗民起义,在五寨司设镇竿协副将。康熙四十三年,取消了“土流并治”制度将凤凰营迁进县城里。乾嘉苗民起义后,清政府改凤凰营为凤凰厅,从此凤凰正式纳入政府集中统治当中。1913年,民国政府将凤凰厅改建为凤凰县,凤凰县这个称呼一直沿用至今。2001年凤凰县获国务院特批,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凤凰的建县历史就是一部封建统治政权对苗族人镇压和压制的历史,凤凰基本就是一个专门为镇压和压制苗族人而设立的一个军事机构,所以在元明清时代,凤凰古城里是不可能有苗族人居住的,那时候“苗汉不通婚,苗汉不同语”。直到辛亥革命成功,赶走了满清政府后,才渐渐地有苗族人到县城里居住,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从苗寨到古城居住,工作的人越来越多。
苗族是一个最富有传奇和悲情色彩的民族,苗族从万年以前就开始了大规模的迁徙:在原始社会初期我们苗族先民发源在今四川的雅龙江、岷江、巴江、嘉陵江四水的上中流域地带,后沿长江向东迁徙到长江中游的南北两岸;苗族先人在长江中游居住很久之后,号称“九黎”。后来九黎部落首领,被苗族人尊封为祖先的蚩尤与南方的炎帝、北方的黄帝发生了矛盾,在涿鹿大战中不敌黄帝炎帝联军,溃退中原。苗族先人在洞庭湖平原辛勤劳作,建立起三苗部落联盟,又经过了长时间的休养生息,渐渐强大,成为令尧帝、舜帝很惧怕的三苗部落联盟。舜帝即位后,马上对三苗部落发起攻击,经过多年战争,三苗部落分化瓦解,迁徙到了湖南的西部,现在的湘西凤凰。
因为三苗部落的迁入,朝廷不断的向凤凰增派驻军,凤凰就是一个军队建设起来的县城。军队的到来拉动了凤凰的内需,也促成了商机的形成,不断的有商人来此地做生意,凤凰就这样发展成一个军事、商业并行发展的重镇。进入古城后,除了看到高耸的城墙,一排排的木楼外,还有一家挨一家的商铺,大概有一千多家吧,由此可见凤凰商贸的繁荣。这里就不得不谈谈被我们湖南人称为“老表”的江西人了。明清中后期,眼光独到的江西商人大量涌入凤凰,开始做起了“物流生意”。凤凰是一个兵城,既然屯兵就需要马匹了,这些商人就把这里的茶叶(安化黑茶、古丈毛尖)和茶籽油带到云南,然后从那里换回马匹,再把马匹卖给这里的军队,就有形成了又一条茶马古道。所以茶马古道据历史的考证是有两条的:一条是从云南到西域,一条就是从湖南安化到云南。湘西凤凰就成了茶马古道上重要的驿站,从凤凰往南可以从广西贩来大量的珍珠,卖给这里的封建军队供其挥霍;从凤凰往东进入富饶的洞庭湖平原,可以贩来质量很好的大米;从凤凰往北侧可以进入湖北、重庆等地,商人从那里可以贩来布匹和食盐。食盐、布匹、大米、马匹都是军队的必需物资,江西商人的聪明就聪明在这里。尤其在清朝末期,曾国藩指挥的湘军镇压完太平天国起义后,这里所有的参战军士都受到朝廷封赏,衣锦还乡,于是购买大量物资来置办家产,所以凤凰的商贸繁荣程度在清朝末期达到了历史最高峰。其实苗族在几千年的迁徙过程中,一直居无定所,动荡不安。所以古时候的苗族人一直都把值钱的东西带在身上,随时准备迁徙。自从白银成为我们国家的流通货币后,苗族人通常把家里的积蓄全部换成银子,再用一根绳子把一块一块银子穿起来,以便能挂在身上随时准备迁徙,等到生活稍微安定后,再用银子换来生活必需品。而且,由于战乱,朝廷对苗族人的镇压,不得不随时准备搬家,可是不管是谁在搬家时不可能丢下钱不要了,但是银子多了就笨重,携带不是方便,可苗族人很聪明,将银两做成了装饰品戴在不上战场的女人身上,比如:银冠,银项圈,银手镯,银手链,小银锁,银簪子,等等。就这样只要将女人带走就将家当带走了。(所以,在发生任何突发情况的时候,苗族男人都会把自己的女人先抓在手上,因为,抓住了女人就是抓住了一切。)时间一长女人带着不但好看,而且排毒养颜,也就越呆越喜欢。直到今天,苗族人的女孩在出嫁时有三件必不可少的银饰品“银项链,银手镯,银耳环”。形成了无银不成婚的习俗。(对比:汉族女人结婚和苗族女人结婚的彩礼区别。汉族女人的彩礼:金戒指,金项链,金耳环。苗族女人:银项链,银手镯,银耳环)。另外,既然苗族人常年迁徙,在崇山峻岭中生活,离不开吃野菜,野蘑菇,可这些东西有没有毒在开始并没有人知道,苗族人跟银子打交道的时间久了,也慢慢地发现银子所具备的一些好处:如果银子遇到有毒害的物质会迅速变黑,身体不好的时候,银子会慢慢变黑,等到身体好转银子又会变亮;苗族人在迁徙中也经常用这点来检测水源是否能喝;因为纯银十分柔软,金属的延展性很好,所以苗族人在迁徙过程中受风寒,就会用银子刮痧,因为用银子刮痧不伤皮肤而且银子能吸附体内寒气,所以效果特别的好。正因为这样,银子越来越受苗族人的追捧。慢慢的在苗族人安定下来之后,苗族银匠这个很有前途的职业就诞生了。苗族银匠一般从12岁时就跟家人学制银,最开始要学三到五年木匠,这是为了打下一个良好的美术功底,之后才能开始学制银子,苗族人对银匠的要求很高。所以,一个苗族银匠成长的时期是非常不容易的,有的苗族人一辈子都出不了师,这也就不奇怪了。后来,苗族人对银饰的喜爱之情也慢慢地传给了来凤凰做生意的商人和士兵。一开始,很多苗族人偷偷的用银首饰、银碗去和凤凰的商人换生活必需品甚至马匹和武器,凤凰的商人得到苗族人的银器后,也慢慢学着苗族人的样子用起了银子。由于商人的模仿,凤凰人对银子的喜爱也蔚然成风,一直持续到现在。尤其是江西的商人来到凤凰后,因为置办货物要从凤凰走到云南、广西、湖北、长沙这些很远的地方,所以他们一般都随身带着一套专门自己使用的银碗和银筷子。这有个很有意思的科学故事:把一块鲜肉分别放在一个银碗和一个瓷碗里,放在银碗里的鲜肉在摄氏25度的室温下五天都不会变质,而放在瓷碗里的鲜肉三天不到就变质了,这是因为银离子有很强的防腐保鲜作用。我们知道苗族人在迁徙的过程中是经常吃不到新鲜的食物,但聪明的苗族人就会用银制的器物来保持食物的鲜美。所以凤凰的商人用银碗、银筷子的习惯也是跟着我们苗族人学来的。
大家知道曾国藩和他的湘军吗?湘军的骁勇善战一直是我们湖南人引以为豪的事情。我们都知道当年攻入太平天国首都天京城的第一支部队是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所率领的湘军,那么湘军部队里的王牌军中的王牌又是哪里的部队?就是我们的凤凰营,从这里走出的士兵,英勇善战,很多军人受到朝廷的封赏,凤凰从清朝末期到民国初期出了110多个提督(提督相当于现在的师长)。其中最令人称道的就是曾任贵州提督的田兴恕。田兴恕出生在凤凰的一个贫穷人家,16岁那年,因生活所迫参加了清军。因机智灵活,作战勇敢,屡建战功。得到湘军统帅曾国藩的赏识和提拔,24岁因有军功从安义镇总兵升贵州提督,并诏授钦差大臣,25岁又兼贵州巡抚。从此,掌管了贵州的军事大权。后来田兴恕因不满法国传教士在我国内地胡作非为,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将法国传教士斩首,以打击外国人的嚣张气焰。但腐败无能的清皇慑于洋人的淫威,下旨将田兴恕发配新疆,永不赦免。田兴恕在流放中,又屡建战功,深得陕甘总督左宗棠赏识,左请求清廷释放,田兴恕于1873年得以回凤凰家乡。回到家乡的田兴恕,放弃了对朝廷的幻想,一心放在怎样壮大“渭阳田氏”和怎么样去为自己湘西的家乡父老谋取福利的心思来了。《田兴恕》生于清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生时家中已是家道中落。没有当年家族鼎盛时期那种锦衣玉食,鞍前马后有人服侍的荣华富贵生活,从小就要和自己的父母亲,兄弟姐妹一起为生活的饮食起居,而劳累奔波。他在自己家族的每个店铺中都做过很多环节的工作。在家中也为减轻父母的劳累,积极的帮助父母亲做起了各种家务,帮母亲做蜡染,帮父亲熬姜糖,帮满满(叔叔)家锻造银器,去湘西之外跑马帮(运送茶叶,交换土特产换取生活用品)。虽然生活艰辛,但也就是因为这种环境造就了田兴恕对生活永不服输的精神。让他在以后不平凡的戎马生涯中养育成了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凭借着自己在渭阳田氏这个历史传承千年的豪门家族的耳闻目染和渭阳田氏在整个湘西的号召力,很快的就把以前的那些自己家族门下的技艺高超的手工艺者们,聚至门下。并用自家的名号开设出了一个又一个的家族传承文化和技艺的店面。短短的几年时间内,田兴恕把以前渭阳田氏家族的产业又很快的恢复了起来,特别是他自己在军中所创的渭阳田氏姜糖作坊和他家中原有的渭阳银庄更加的快速发展起来。渭阳银庄它集成了《渭阳田氏》家族几百年以来对银器的加工技艺和传承。在整个湘西乃至湘西周边的区域都有着无可替代的影响力,直到现代。
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沈老——沈从文,沈老在他的《沈从文自传》一书中有这样一个片段:他小时候上学放学的途中都要经过渭阳银庄,每次经过银庄,里面总是发出叮叮当当的敲击声,银庄里的那个苗族老银匠在凤凰县里十分受人尊重,不管他走到哪里都有人主动跟他打招呼。一个苗族银匠能在苗汉开始接触的初期就有那么高的社会地位,并且能在一个文学大师的书里占有一定的篇幅,可见当时在凤凰一个苗族老银匠是多么的德高望重!沈老先生文章里的老银匠——杨文玉,在凤凰苗族银饰工艺都是家族世袭,而杨家的银饰锻造技艺更是得到业界的一致认可,并被国家认定为国家级民族民间工艺。老银匠的嫡孙杨平生继承了他的衣钵,而且在2003年特为我们湘西著名歌唱家《宋祖英》打造了一套苗族银饰服装,在《维也纳金色大厅》向全世界的观众展现我们中国苗族银饰服装风采的时候,也没有忘记自己是湘西的苗族妹子。宋祖英在世界音乐殿堂演唱会上,穿着一身苗族银饰服装,演唱湘西著名的山歌《马桑树儿搭灯台》,给国际友人带来强烈的心灵震撼的同时更引起了世界的关注。渭阳银庄杨平生为了能让《宋祖英》展现出自己最美丽动人的那一面,于是倾尽全力,调集了家族中技艺最高超的银匠师傅,为《宋祖英》特制了一套属于我们苗族人自己的银饰全套。从银拉丝手镯,银簪子,银头冠,银项圈,到全身的银衣,件件精美,款款迷人。后来,宋祖英动情的说道:是我的歌打动了他们,还不如说是我们苗族的这套银装也深深的把他们震撼了。那么渭阳银庄杨文玉家族的银饰品传承了苗族的文化,所以苗家银饰图案中,包含着巫术、信仰的图像在银饰打造中占主要位置。苗族人崇拜的图腾是与苗族人有血缘关系的图像,相传苗族的祖先蚩尤头上是有角的,因此苗族人认为,水牛是具有神性的动物,所以苗族人会把牛称为“牛妈牛爹”,逢年过节都要给牛吃酒肉和糯米饭。因此苗族人,从渭阳银庄取回新打制的银牛角时除了付工钱以外,还要送糯米饭等,以示银匠给自家制成了吉祥物。在把银角拿回家里时要说:“把门敞开,拉牛来了!”并备酒肉庆贺。蝴蝶也是苗族银饰打造的重要图案之一,因为蝴蝶妈妈是传说中苗族的母亲,所以苗族银饰上有很多蝴蝶的纹样造型。朋友们通过我上面的讲解,大家应该知道:凤凰苗族银饰纯手工锻造工艺最好的一家就是渭阳银庄,因为杨平生继承了杨文玉的衣钵,所以渭阳银庄的每一款银首饰都是杨平生和他的弟子共同打造出来的,每一款都非常的精美。朋友们,今天就可以和我一起去一饱眼福啦!
渭阳田氏姜糖
这次去凤凰古城,我们大家在凤凰古城最繁华的东正街上,还能看到《渭阳田氏》家族当年一直秉承下来的传统手工技艺作坊《渭阳田氏姜糖作坊》品尝到湘西地区最有历史传承技艺最正宗的(姜糖)。这里也就是当年《田兴恕》回到家乡后一手创办的自己在军中所创举出来的(姜糖)发源地。
朋友们,当我们走在凤凰古城时,到处都可闻到酸酸甜甜的味道,到处都可以看到拿着一坨糖拉拉扯扯的动作,很多朋友都会问这是什么味道?这是什么动作?这就是我们凤凰当地的特产小吃之一,姜糖。那么我们大家知道姜糖在我们凤凰的来历吗?湘西地区地处南蛮之地,自古以来民族众多,偏僻荒芜,使圣人不勤于远,不朝于政,不受其供。地处寒地,山中多瘴,常有瘟疫流行。湘西本地各族百姓,为自保健康,用当地所产的物品,特制〈神汤〉。此物,味辛辣,去体寒,暖肠胃,能避瘟邪。为当地百姓家中常用之物,这其实和我们渭阳田氏也是密不可分的。当年,田兴恕在任贵州提督之前,和自己的兄弟们组成了,当时被曾国藩称为历史上最勇猛的军队,〈竿军〉。这只军队甚至于曾国藩在后来都不得不说〈无湘不成军,无竿不成湘〉。但是战士虽然勇猛,但常年在外征战,经常会有水土不服,瘟疫缠身的状况。在自己家乡的时候,战士们都可以用家乡的〈神汤〉,来医治自己的这些症状,但在外地时,这些都是遥不可及的幻想了。田兴恕作为平时兄弟们的带头人,为大家的这些情况感到万分焦急,在一次与家人通家书的时候想起了家乡的这道神汤。于是,叫邮差带来了,家乡神汤的配置原料。在军中就为兄弟们开始熬制起了,神汤。很快在神汤的作用之下,兄弟们都慢慢的恢复了起来。但常年的征战,田兴恕知道神汤的熬制不易和携带不便,这时在征战到广西地区的时候,他看见了,广西人熬制蔗糖的方法,和蔗糖成品携带时的便利,于是联想到,在蔗糖的熬制过程中加入神汤,是否能有同样的功效呢?于是,田兴恕连忙开始动手实验,在经历了多次的失败后,他终于熬制出了等同于现在的《姜糖》。在以后的征战岁月中,这种由神汤熬制出来的姜糖,为田兴恕和兄弟们减少了不少的病痛折磨。战争结束后,田兴恕的很多兄弟,把这种由神汤熬制出姜糖的制作方法,带回了家乡湘西。开始在自家常年做起这种姜糖以示对那段岁月的怀念和追忆,久而久之,这竟然演变成了,湘西人的一种生活习惯小吃,特别是在新人结婚之时,逢年过节家中来贵客的时候,都一定要熬制这种姜糖来招待贵客,以保贵客们的身体安康,来寓意着亲朋好友的生活甜甜蜜蜜,直到现在。
大家要知道正宗的《姜糖》由各种最顶级的原材料熬制而成——姜,必须是《渭阳田氏》家族当年熬制《神汤》的(凤头姜);糖,必须是最好的麦芽糖 ;油,必须是湘西本地所产的野生山茶油;蜂蜜,必须是有湘西大山之中所产的野性最大的七雷蜂的蜂蜜(这种七雷蜂,只要射人七箭,人就会当场毙命,但它的蜂蜜确实蜜中的极品,极难取得)当中再配上花生仁,核桃仁,瓜子仁等等。再加上有经验丰富的熬糖师傅,经过技艺精湛的拉糖师傅,经过精心配制之后,才能熬制出最正宗的《渭阳田氏姜糖》。渭阳田氏姜糖吃在嘴里香脆可口,轻咬及碎,含在嘴里,既有糖的甘甜,又有着凤头姜的辛辣,清新的感觉直入脑门,让人回味无穷。朋友们渭阳田氏姜糖到如今已经有了两百多年的历史了,渭阳田氏姜糖不但具有镇咳祛痰,治感冒的功效。而且,还能作为加工菜肴和家中养身茶的配料来使用,当您在家中做菜的时候,比如做糖醋鱼,糖醋排骨的时候,您只需在菜肴快出锅的时候,把渭阳田氏姜糖用上那么三五颗,用稍许开水融化,加在菜肴中,定能使您做的菜,看起来色泽亮丽,吃起来味道更加鲜美。如果,您在清晨用五颗枸杞,五颗红枣,五颗桂圆,再加上三颗我们渭阳田氏姜糖,盖上盖子五分钟后,那么您就立刻能喝到一杯我们渭阳田氏家族,不外传的《女儿茶》,此茶常年喝,可补血养颜,使您永葆青春靓丽。(这种感觉,让我自己在说的时候,又有了正在吃它的味道。真的是想着都流口水。
各位朋友:我们今天在凤凰古城内游览的时候,就有幸能去到当年我们这位凤凰地区最风云的历史人物田兴恕所一手创办的渭阳系列店面内参观,去体味真正属于我们凤凰地区历史传承的历史文化产物。
银器小知识
银的作用
银离子有很强的杀菌作用,对人体很有好处。它不仅有经济价值,美观大方,而且能做验毒工具,古人说,身带银健康富贵会相伴,这不仅因为它的贵重金属,医学上,它比黄金对人体健康的效能还要高。
使用银可以检测食物是不是有毒,因为银与许多的毒素能发生化学反应,使银子变黑,易于肉眼鉴别。
公元前,古人就知道银子可以加速创伤愈合,防治感染,净化水质和防腐保鲜的作用。它能防止细菌生长,安五脏,定心神,止惊悸,除邪气。
银具有卓越的抗生素及灭菌作用,一般的抗生素平均只能对6种病菌起到作用,但是银可以消灭650种病菌。
银饰品的保养
①佩戴银饰时不要同时佩戴贵金属首饰,以免碰撞变形或擦伤。
②避免水汽和化学制品,避免戴着洗澡,还要注意汗液。
③每天戴完后把它用棉布擦干净(特别是出汗或者沐浴)后放到首饰盒或袋子里密封保存。
变黑的解决办法
如果银饰品变黑不要急着先去用洗银水洗,因为银水是化学制剂,对饰品也有一定的腐蚀作用的。擦银布是你的首选。还有许多小偏方,比方说把银饰品放在可乐里面泡一夜,或者用软毛刷子蘸牙膏刷洗……不过洗完了可一定记得用棉布把水擦干。
银器的鉴别
银首饰的种类繁多,成色复杂。银首饰一般都不同程度地掺杂其他金属,那么我们如何鉴别银首饰呢?
火烧法
用火焰温度达到一千二百度的高温喷火枪,直接把火焰喷射到银饰品的表面,在银饰品全身烧到通红的时候,再把银饰品放到清水中降温,银饰品冷却后表面呈现出,银白色的这就是可以确定是纯银制品。若,呈现出的是灰白色和暗黑色的,这就是假银或成色较低的银饰。
2.查硬度
银首饰硬度越高质地越柔软,表面越洁白光润。以60克左右的银镯子为列,如用手一拉就开,没有弹力,其成色在95%左右;如有点弹力,成色越在80%~90%;如弹力较大,成色则在70%以下。
3.辨色法
用眼力来识别其成色及真假。成色高的,看上去洁白、细腻、有光泽,并在首饰上印有厂家、店号等标记;成色低的,色呈微黄,做工粗糙;家的银首饰色泽灰暗,不光洁。
4.折弯法
用手指捏住折弯,成色高的软而柔韧,易弯不易折断;质次的折弯时较硬,或勉强折动,有的甚至无法用手指折动;包银的经折弯敲几下会裂开;假的就经不起折弯,易断裂。
5.抛掷法
成色高的银饰品重,抛在台板上跳不高,有“噗嗒”之声;假的或成色低的则轻,抛在台板上弹起甚高,发出的声音比较清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