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5
浏览
诗与远方的美好,不仅取决于个人修养,还是各种文明之力集中作用使然。只要顺势而为,精准发力,就能解决过去长期没解决好的问题,由大而强进入文明新境界
今年国庆中秋共放8天假,外出旅游成了许多人的首选。根据国家旅游局公开数据测算,10月1日至7日,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逾6.6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达5494亿元。
旅游消费的升级,最直接的动力是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为品质埋单。大数据显示,国人现在越来越舍得在旅游上花钱。今年上半年,国人国内旅游人均花费855元,而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8834元,相当于有近1/10都花在旅游上。相对于以前的“上车睡觉,下车拍照,进店买买买”,如今人们更愿意在体验上花钱,旅游方式也已经从走马观花的踩点式逐渐转化为深度游,在吃住行游等方面更加追求品质与个性化。
其实,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人们的休闲方式必然日趋多样化。今年国庆节期间,有些游客在朋友圈晒“我的大片”,有开机、杀青仪式,导演、剧组服务人员也一样不少。之所以有这样的旅游项目,是因为某影视城发现了“为普通人拍微电影”这个商机,据称这种流水线作业,最快半小时就能拍出来,“从几百到几万元,根据需求来定价”。因为每到假期出游人数就井喷,还有人反其道而行之,选择不那么挤的休闲方式,比如“带着全家人,去3D影院享受一次电影大餐”“独自宅在家里,看书放松身心”……
国人旅游休闲地图的多样化,和我们旅游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系密切。有统计显示,当前我国的旅游结构中,非景点旅游占比约80%,住宾馆饭店的游客比重越来越少。这种内在的结构性变化,让越来越多的旅游目的地走出紧盯景区门票的迷思,转向全域旅游。这反过来催生了民宿、民居、乡居、短租等共享住宿业态,以及露营地、特色产业园、旅游休闲综合体和“旅游+”商业模式,从而在满足游客多样化诉求的过程中,实现了旅游业的转型升级。
旅游休闲品质的提升,是一项系统工程,要用好市场的“无形之手”,也要用好政府的“有形之手”。旅游人群的集中,可能会引发一些难以预估的治理问题。比如,一些展览、热门景区游人如织,人气虽高体验却不大好。倘若长期对此视而不见,或采取临时抱佛脚的态度草草应付,就会极大影响人们的旅游体验。长期维持高人气,就必须让治理的完善、服务的提升跟上旅游发展的脚步,跟上人们对旅游品质的时代需求。在北京,故宫、颐和园、前门等热点景区,今年首次设立旅游综合执法站,游客可在此咨询投诉;在海南三亚,监管部门从监测海鲜消费评价着手,差评将推送职能部门处置。正是这些治理上的改善、服务上的优化,让旅游赢得了更好的口碑和市场秩序。
从更高的层面看,旅游体验的全方位改善,与我国综合国力强起来有关。尤其是这几年我国的高铁建设让出行更便捷了,说走就走的旅游更易实现,这极大提升了国人出游的便利度。全线通车的京福高铁,串联起了黄山、九华山、武夷山等风景名胜区,被赞为“全国最美生态高铁”。“高铁经济带”的背后不也是旅游带吗?可以说,高铁普及化,还有支付方式的便捷化、网络服务的发达,和公民更高的文明水准、更好的社会治理一起,缔造了更健康的旅游生态,合力驱动了个人旅游体验的升级。
“旅游是人的基本权利,旅游是人类实现自我精神解放的重要途径。”世界旅游组织1980年通过的《马尼拉世界旅游宣言》如是称。然而,诗与远方的美好,不仅取决于个人修养,还是各种文明之力集中作用使然。当前,人们的旅游需求已经进入品质发展新阶段,只要顺势而为,精准发力,就能解决过去长期没解决好的问题,由大而强进入文明新境界。(秦宁)